□本报记者 黄琳
“运一车书去墨脱”活动发起人、央视记者何盈(左一)向学生赠书。
墨脱中学生收到满载爱和美好的赠书。
杨少鹏 摄
10天,3300多公里,8月10日,让人心心念念的运书车终于到西藏墨脱了!
“8月1日杭州出发,从16米的超长车,到成都换成9.6米的两辆大车,进入高原再换4米车……咱们运去的24吨图书、文化用品这10天搬了4次,一路换车、堵车、塌方限流、爆胎、大雨,终于来到墨脱孩子们身边。”8月11日,“运一车书去墨脱”公益捐书活动发起者之一、晓风书屋负责人朱钰芳在活动工作群里发来喜讯。
8月9日,这辆翻越了十几座海拔4000米以上高山的货车开启此行的最后一段行程,也是最难走的一段——从波密到墨脱的扎墨公路。夏天是墨脱的雨季,进入7月以来,连日的暴雨让这段不到120公里的公路发生了117处塌方。
随车的工作人员回忆,就在几天前,这条进入墨脱的唯一公路刚刚抢通。8月9日下午5点多,运书车辆通过嘎隆拉隧道后,速度就慢了下来。散落在路边的碎石,临时开辟出来的便道,让货车举步为艰。晚上9点多,一辆货车的轮胎还被石头割破了。
“那个轮胎都废掉了,那里又不能停车,只有慢慢挪到宽一点的地方停下来,然后找修车师傅过来救援。正在修便道的地方,上面还有泥石流下来。”爱心助力司机、中通快递小哥郑明楚说。
8月10日凌晨4点,货车挺进到离县城不到3公里的雅鲁藏布江旁,一个急弯又挡住了货车的去路。由于车身过长,货车无法通过,只能选择调拨更小的货车进行转拨。
经过一天的转拨,11万册书终于抵达了墨脱的周转站——墨脱中学。墨脱中学学生工桑曲珍说:“浙江的志愿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书,能让我们从中获得更多知识,也会引领我们去看外面的世界。”接下来,这些书将分配到墨脱的学校、图书馆、农村书屋等。
“后续我会盯着书的分配,初步想跟县里商量能不能做一个专馆放置这些书,然后纳入图书馆借阅系统,让书真正发挥作用。”活动发起者之一、央视浙江记者站站长何盈也来到墨脱,她告诉记者,书运到之后,还有很多细节工作需要对接。
和何盈一起到墨脱的还有浙江省民宗委、景宁畲族自治县的代表。“运一车书去墨脱”活动启动后,浙江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景宁县群众积极参与,这次他们带来了100本景宁孩子精选图书,与100个墨脱孩子结对共读一本书。景宁还将连续3年开展“接一车墨脱的孩子来景宁”活动,计划每年邀请30名墨脱小读者来到景宁,和景宁的孩子一起参加夏令营活动,增进友谊,共同成长。
(本报于7月20日、8月3日,分别对“运一车书去墨脱”活动的图书捐赠整理、运书车启程做了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