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院校 > 正文

北京新华人争分夺秒 全市中小学课前到书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 作者:王坤宁 发布时间:2020-09-02 14:48
分享到:

□本报记者 王坤宁

  8月29日,北京市中小学开学季启动,约59万学生校园报到。图为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小学的学生展示新发的语文课本。翁奇羽/人民图片

 

  “截至8月28日,义务教育阶段课本基本到齐,到发货1040万册,码洋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03万册。”8月29日,说起北京2020年秋季中小学教材征订发行工作,北京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小明终于松了一口气。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疫情打乱了今年教材发行工作节奏。为确保北京市中小学生在开学时拿到课本,台湖出版物会展贸易中心教材中心、马泉营库区,北京市新华书店各门店、课本计发店等不断刷新最短时间纪录。

  4月,教材中心开始与供货单位沟通秋季教材供货情况,编制征订目录。

  5月,为了应对高中新版教材发行变化,教材中心将高中目录改为按学科编写并备注教材选用地区。

  6月24日下午4:50,教材中心收到北京市教委基教处传来的秋季课本目录电子版后,迅速编制征订单。当天就向全市各计发店、课本零售店下发。秋季课本征订工作正式开始。

  7月3日,第一批特教教材订数汇总完成,迅速反馈出版社。

  7月14日,完成全市教材的征订、报订工作。秋季教材征订首次突破1000万册,较去年增长67万册。

  “8月份秋季教材收发货高峰到来,教材中心库房里高温湿热,几台大风扇吹出来的都是热风,人站着不动片刻之间都会满身大汗。”郭小明说,库房里党员干部身先士卒,收货、配货、复核、打包,教材发行人每天来来回回在库房要走20多公里,库房蚊子较多,隔着衣服都叮人……

  “教材发行收发货工作强度大,时间紧。一天到货品种多时会达到近200个品种,而且订数差异大,多的20多万册,少的只有几册。”北京发行集团副总经理徐威说,库房待发区堆满了配好的教材,教材中心和库区的职工连续两周没有休息。

  收货部主管李精强每天都早来晚走,带领组员连着几个周末加班收货,保证随到随收、随录入随出票;铲车司机黄伟、樊维顶着火辣辣的太阳,从十几吨的大卡车上将一台一台的书铲下来再运到库里,衣服被汗水湿透了,一天下来腿脚酸疼……

  作为新华人,北京发行集团“守初心、担使命”,和时间赛跑,圆满完成“课前到书,人手一册”的任务。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  |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华讯传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出版  |  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  |  妈妈导读师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