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新闻集团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
疫情之下安吉广电智慧转型的新探索
——访安吉新闻集团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祝青
5月28日,CCBN2021市县级融媒体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安吉新闻集团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祝青在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并接受了由CCBN组委会和《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联合推出的视频访谈节目的专访,就安吉在广电领域的数字化转型等案例作了分享。
安吉新闻集团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祝青
主持人:安吉在融媒体中心建设过程中,具体有哪些创新和探索案例?
祝青:作为一家县级融媒体,安吉新闻集团在整个新闻机构体系中处于最基层的位置。在建设、运行过程中既具备媒体的共性,也拥有可发挥的巨大空间。我们在县级融媒体建设过程中,基于智慧广电的基础进行了政府工作和百姓生活紧密度比较高的技术研发。例如2012年启动的新闻客户端的研发工作,由于手机用户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在全国率先推出了新闻客户端“爱安吉”APP,开发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思考新闻与百姓生活、政府工作、市场商务之间应该如何融会贯通和相互赋能。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在2014年启动了“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建设模式。近几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在技术上的研发投入,向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未来社区等领域进军,同时,我们在全国21个省、近300个县中都有正在建设或已经落地的相关的智慧类数字化项目,在全国智慧广电中处于县级台的前列。
主持人:安吉融媒体中心在整体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祝青:县级融媒体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存在留才难、引才难等体制机制上的问题,例如薪酬问题,就是县级新闻单位的通病。多年来,我们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出了努力。
第一,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和挖掘。我们通过举办读书会、师徒结队、星级员工制度等方式,鼓励师带徒和互相学习,同时我们成立了一系列的工作室,紧跟央媒的新动态、新载体、新方向和新项目,如制作视频海报、举行文创活动等,发挥“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的效果,推动大批年轻的新闻文化创意队伍逐渐形成一个梯队。
第二,我们利用广电技术人员较好的基础,不断扩展学习和技术研究的外延,深入与高等院校、省级主管单位等的合作。2012年以来,我们取得了软著和知识产权78项,这些项目都是从实践中来、从生活中来、从基层中来,今后,我们会将其反馈到生活,并应用到很多场景中。目前我们在进行“数字乡村一张图”、田园综合体的云计算、智慧楼宇的智管家、综合治理的全闭环、智慧旅游的系统化等多种应用场景的搭建。相信在这种情况下,集团将会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复合型人才。
主持人:新冠疫情之下,安吉融媒体中心有哪些政务、民心方面的引导?
祝青:截止到目前,安吉本地保持了零确诊病例的记录,我们守住了这一方净土。其实,在这背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比如,新闻战线的人员来自全国各地,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分散在外地,三分之一的人受到短时间的隔离,只有三分之一的力量守在新闻战线上,保证电视全天候正常直播节目,保证报纸正常刊发,保证应急广播正常运转,保证安吉党和政府的工作举措、防疫信息、目前形势、知识技巧可以第一时间传递给全县58万干部群众。疫情之下,针对口罩购买难的问题,我们率先在全国研发并顺利运营了第一个口罩预约系统,同时还将这项系统免费提供给全国68个县,积极承担了社会责任。
随着疫情好转,浙江提出了“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的科学决策。我们率先为企业复产复工人员管理提供了智慧化的管理系统,一方面利用新闻发布的优势,发布大量新闻短片号召全国各地人民来到安吉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我们瞄准企业管理的诸多问题,开发了企业复工复产的用工管理系统,较好地解决了疫情期间的管控问题,既把疫情管牢,又让经济快速苏醒。
回眸来时路,我们很庆幸,作为一个融媒体,不仅在新闻上对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还在服务政务和百姓生活、繁荣市场等方面尽了自己的一份力,得到了党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