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下午,超高清电视议题继续在“首届高新视频创新应用大赛优秀项目宣讲会暨超高清电视论坛”上持续,来自超高清行业的10位领军人物,就超高清技术与产品发展趋势发表各自高见。
京东方晶芯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开发中心长 孙海威
京东方晶芯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开发中心长孙海威首先预测了下一代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和京东方在Mini和Micro LED方面的进展。在以《创新驱动 芯动未来——玻璃基AM LED显示应用》为题的演讲中,孙海威认为,卓越的显示升级方向应是为用户和市场提供至真至美的画质基础上,融合进更多智能化的功能,以及系统地解决方案和服务。具体而言,就是降低产品能耗,为用户和市场提供更多的服务。特别需要提及的是,产品能够做到健康护眼,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在孙海威看来,Micro LED产业链的成熟度以及上下游制作的能力还欠成熟,但是在一些领域已经慢慢地应用,比如商显领域、高端电视领域、影院领域,有一些方案已经推向市场,这个方面将未来可期。面对Mini和Micro LED庞大市场,他希望上下游一起深度合作,协同开发,创造价值。
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节目制作市场部总监 孙自力
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节目制作市场部总监孙自力带来的是索尼方案。在《索尼高质量、高效率节目制作解决方案》主题演讲中,孙自力分享了索尼在专业影视制作,尤其是超高清领域的一些想法。
据孙自力介绍,索尼在影像成像器领域长期投入,无论是手持机、新闻型、影视剧型,还有转播型,都用最新、最高质量成像器力争第一时间获得更好的图像。除此之外,无论是切换台、录像机等记录设备,还是相应制作设备,索尼也愿意投入。此次展会,索尼也进行了技术展示。下一步,将通过高质量、低延时的编解码,使传统的设备以更高的质量、更短的延迟、更接近直播的方式进入到制作系统。
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总经理 管云峰
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总经理管云峰以《8K内容制作与终端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为题进行了演讲。管云峰说,为什么要做8K?从技术高峰看,日本走在前面,他们已经有了8K频道。央视的2021年春晚直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把中国“8K热”拉了起来。毫无疑问,8K是需要的。从产业说,8K可以提升帧率、色域、HDR、音频技术,进而带动整个产业链条更新换代。
管云峰认为,8K是种能力,不能仅是8K,8K要有门槛。他不希望看到一个很贵的东西一下子把其门槛拉低,让消费者错误地认为8K没什么,8K还不如高清舒服,这个实在让人痛心,希望全产业的人保护好8K,让8K有门槛。
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产业规划所高级工程师 刘晨鸣
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产业规划所高级工程师刘晨鸣带来的演讲是《超高清实验室的情况和产业发展》,重点介绍了超高清电视技术研究和应用实验室状况。
刘晨鸣说,该实验室是按照总局关于推进超高清电视发展的总体要求建设,主要开展核心技术研究、关键设备研发、国产标准孵化、知识产权服务、技术人才培训以及战略咨询,全方位地技术研发和服务工作。在建设过程中,实验室和国家广电总局、北京市,以及超高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目前已有30多家企业成为实验室共建单位,近两年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性研究成果。比如,今年4月基于北京冬奥会测试活动冰球赛以及速滑赛的云制作、云转播方案,采集信号经过编码器推上云端,云端部署云上的导播和简单制作工具,制作人员可以在远端甚至在自己家里打开云上导播台,对前场传输的视频信号进行导播切换,直接推流,推到各个内容发布端,这样便实现了整体的轻量级制作。
刘晨鸣表示,实验室一直关注超高清的产业发展,开展5G+8K新视听产业链条的研究,目前绘制完成北京市5G+8K新视听的产业地图。同时针对重点区域,为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绘制了整个区域内5G+8K新视听产业发展的情况。除此之外,实验室还参与总局的行业标准制定,包括4K超高清编码器、超高清卫星接收等,参与了包括制作规范、4K节目制作指南的编制工作。
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汪洋
110英寸以上室内的一些屏幕怎么才能实现超高清或者4K和8K?或者说,怎么让大家能看得见、看得清超高清电视,而且走进千家万户,特别是一些专用市场?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洋带来的《超高清大尺寸超大尺寸显示产品解决方案》给出了答案。
汪洋说,5G发展代表了通信技术迅猛发展,带动了超高清产业快速发展。围绕这种发展可以看到4K先行,兼顾8K,特别是今年5月广东省超高清产业大会提出了百城千屏8K视频落地计划,带来非常大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疫情时期,特别是从原来面对面沟通,到现在屏对屏沟通,实现实时互动也需要大屏幕呈现4K、8K超高清内容。由此可见,以4K、8K为主的超高清、大尺寸、超大尺寸显示市场应用空间巨大。面向万亿级市场,汪洋希望业界齐心协力,让中国的技术和产品领跑世界。
新华三集团数字媒体解决方案首席架构师 乔传义
截至2020年,中国有线电视用户超过1亿。从销售额看,2020年已超过8500亿元。预计2022年有线电视用户将超过2亿,整个产业销售额或将达到4万亿元。对此,新华三集团数字媒体解决方案首席架构师乔传义以《云架构超高清制播技术平台》为题认为,需要关注一些现实问题。
第一,从标清到高清再到4K、8K,画面质量是越来越高,但是设备的处理性能反而越来越低。比如,新闻制播可能需要非编处理能力3层就够了,但大型的综艺栏目,像《花样姐姐》,可能用了大量4K拍摄设备,他们需要可能20多层处理能力,现阶段非编处理能力和制作处理能力,对高清一台机器处理20层,对4K现在基本在7-10层,对8K来讲,现在是2-3层。
第二,推出5G+4K云非编技术,提高节目灵活制作能力。在与河南电视台制作中心所做的测试证明,在2-5M的情况下,5G+4K云非编技术可以实现流畅,达到4K分辨率,包括HDR整体的编辑效果,而且流量是可自动调节,也可手动调节。举个例子,想在家里编辑,网络不好的情况下,可以调高压缩率,保证流畅度。如果家里有5G网络,可以降低压缩率,来保证更好的画面质量。除了在家里,在酒店也可以进行灵活的远程制作。
奥动力北京体育传播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祝建平
平台怎样从C端用户获得收益?怎样打通C端用户超高清的商业模式?奥动力北京体育传播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祝建平认为,产品化制作手段可提升用户侧的超高清体验。
在以《产品化制作手段提升超高清内容体验》为题的演讲中,祝建平认为有三个方面需要探讨。其一,能否让用户直观地体会到超高清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说,需要有一个标准化的体系,这样才能保证终端用户收获、收看到很高质量的超高清内容。其二,从目前产业链状态看,单一的超高清内容还不能完全覆盖掉成本。作为超高清技术下产生的内容产品,能否从内容本身植入商业元素,进而提高商业价值,形成商业模式很重要。其三,能否再次挖掘其用户价值。
北体传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王文君
北体传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两年,承接各项足球、篮球、冰球、极限运动赛事转播500余场,制作有《探秘国家队》等多档原创节目。北体传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文君以《超高清与体育融合创新发展》为题谈到, 北体传媒除转播和制作节目外,还发挥体育专长,将战术分析、运输数据可视化运用到各项转播中,积极开展基于公网的远程制作、AI转播等新的转播方式探索。
今年1月,北体传媒正式获批成为5G高新视频体育融合创新应用国家转播电视总局实验室,实验室将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动高新视频和体育融合迈上新台阶,全面服务冬奥备战,围绕体育赛事的制播分发、智慧观赏开展应用研究。
中科汇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视频增强首席技术专家 周苏岳
中科汇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视频增强首席技术专家周苏岳分享的是一部经典影片的AI技术应用案例。在《经典黑白电影<雷锋>AI上色工艺技术简介》演讲中,周苏岳介绍到,在做《雷锋》之前,公司就把内容作为一个资产来思考。《雷锋》上色完成之后,形成了2K《雷锋》电影的DCP和视频,用于电影、电视的使用,也形成了4K黑白电影的DCP。在此基础上,未来5年公司要做100部该类型的片子。
深圳市康维讯视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郑珺
随着4K先行,兼顾8K的国家超高清产业政策的推广,广电行业显示技术面临的挑战随之而来,而康维讯公司在显示技术方面一直致力于监视器领域的研究和研发。据深圳市康维讯视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珺介绍,2017年,该公司推出国产第一台4K监视器,2018年,推出了12G的4K监视器,2019年,推出支持8K输入信号监视器。
在郑珺以《4K/8K超高清专业监视器技术分享》为题的演讲中提醒到,使用4K监视器需要注意如下问题:其一,要注意Data Leve,这个选择对监视器会产生一定影响;其二,在Payload ID方面要对信号源进行正确设置,包括色空间,伽玛曲线,关注信号的格式是SQD还是2SI,都要在监视器设置中进行相应匹配,否则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错误,甚至包括SDI线,SDI线12GSDI信号线的质量也会对信号传输产生比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