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广电 > 市县融媒 > 正文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融媒体中心:报道+宣讲 线上线下齐发力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徐悦翔 发布时间:2022-10-25 16:09
分享到:

  9月底,浙江省金华市兰溪融媒体中心向村民讲述香溪镇北山村依托自然资源禀赋,践行“两山”理念,推进乡村振兴生动实践的故事。范湃青 摄

  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浙江省金华市兰溪融媒体中心在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加大融媒矩阵传播力,除推送相关系列报道外,还通过开设理论学习品牌、推出走心的全新专栏、打造线上线下双线传播模式,不断提升融媒传播效能。

  破壁进阶 打造理论学习品牌

  经前期筹划,兰溪融媒体中心拓展思想传播的新途径,开发出新媒体的互动产品,在客户端“兰精灵”APP上推出新媒体互动产品——《学习有力量》。

  《学习有力量》不同于传统传播模式,在内容形式上引进“小视频”概念,产品观感更新颖、更生动。此外,产品把节目音、视频进行集中发布,内容包括“读力量、听力量、看力量、学力量”等互动板块,网友可以通过读、听、看、答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

  《学习有力量》首批推送视频学习内容27期,音频学习内容34期。产品的推出,也可谓是融媒栏目根据当下新媒体传播特征破壁进阶的新成果。

  专栏走心 解读百姓关切热点

  如何让理论更通俗易懂、更走心?如何让思考更具针对性、更深邃?如何让表达更接地气、更有效?

  10月17日,《三江口》专栏带着这3个问题在“兰溪发布”公众号推出。

  目前,《三江口》专栏已推送文章5篇。其中,《奋力打造“新时代典型工业城市”的底气所在》《从领跑者到追赶者,兰溪工业缺了什么》两篇文章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以辩证观点阐述了兰溪时代发展之变迁,也指明了只有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态度,坚持“兰溪是一座典型的工业城市”的定位,才可迎来“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的美好未来。

  《这碗手擀面,为何让兰溪人难以忘怀?》《习近平同志为何点赞诸葛村》两篇文章,以兰溪城乡极具代表性的两个亮点话题为引,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兰溪深耘本土文化,努力擦亮金字招牌,紧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兰溪百姓的文化自信,引起了百姓的广泛共鸣。其中,《这碗手擀面,为何让兰溪人难以忘怀?》阅读量突破5.9万。

  《三江口》专栏还围绕“中医药文化”“芥子园文化”“地标农产品”等带本土气味的热点话题发声。不绕弯子,不卖关子,讲百姓想听的事,发兰溪该发的声。

  线上线下 新思想传播入万户

  党的二十大,令全社会广泛关注。兰溪融媒体中心一方面紧跟大会热点,线上发好声;一方面,会前、会中组织广泛宣讲,当好线下“传音筒”。

  大会召开前期,兰溪融媒体中心旗下“微视兰溪”视频号便推送了社会各界以各种形式开展“喜迎二十大”的各类活动,如“喜迎二十大 讲好这十年”《力量》栏目走基层宣讲等。国庆期间,视频号着重推送《这十年 数说兰溪》,用数字讲述兰溪这10年里的发展变化。大会召开当天,又推送社会各界观看的感想,《2003年习近平来我家“拉家常” 诸葛万跃:希望国家更加富强》,以及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全市各行各业中所引发的热议《二十大时光青年说丨卢新良:用手中画笔 增强文化自信》《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引热议——浙江蓝天电缆有限公司》等,共计推送37篇。

  线下,兰溪融媒体中心组织当地优秀宣讲团并组建记者宣讲团,开展线下宣讲活动,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乡村、基层。7月6日在诸葛八卦村举行贯彻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宣讲活动,邀请了省党代表、优秀人物、宣讲员等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讲。经统计,该场活动短视频播放量达5万+,音频节目通过乡村大喇叭响彻兰溪各村落。7月28日,宣讲分队走进柏社乡,以读书沙龙的形式,让青年干部们畅所欲言,为柏社乡村振兴发展建言献策。

  9月底开始,兰溪融媒体中心又组织“喜迎二十大 讲好这十年”宣讲团走进各乡镇,讲述兰溪这10年的精彩蝶变以及人们生活、思想上的巨大变化,共47人走进16个乡镇街道32个村开展宣讲活动,受众反应热烈。

  线上线下,报道与宣讲,让党的这次盛会传播得更广。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  |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华讯传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出版  |  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  |  妈妈导读师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