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勤 祝小霖
身处首善之区,北京推动出版物印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生产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过去一年,北京市委宣传部组织优质出版物印刷品评定工作,100种优质出版物印刷品脱颖而出。北京印刷协会开展一年一度的北京印刷质量优质产品认定工作,培育打造知名品牌……《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通过采访发现,在全力服务保障首都功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北京印刷业不断以精品战略服务中心大局。
质量推优 聚焦精品战略
100种优质出版物印刷品中,既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文版、日文版等党的创新理论、党和国家重要文献等重点图书,也有《走进博物馆互动立体书·中国篇》等体现精湛工艺的印刷产品。68件北京印刷质量知名品牌产品中,各类图书在装帧设计、印刷质量、装帧加工及用料等方面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如上优质印刷产品的出炉,源自北京市委宣传部有力指导、北京印刷协会具体开展的认定工作。北京印刷协会理事长张亦告诉记者,认定优质产品涉及的图书种类广泛,其印制质量代表了北京印刷业的最高水平,对北京出版印刷业的发展将起到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产生更深层次的影响。
一直以来,北京印刷协会都高度重视印刷产品质量工作,通过配合北京市印刷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开展“3·15”专项质检活动、月度产品认定、年终产品认定等工作,不断助力提升北京地区印刷产品质量,并由此形成目前以质量管理体系健全、运行有效,实物产品质量可靠,市场竞争力强劲为代表的知名品牌产品认定。
张亦表示,北京印刷质量管理工作重任在肩,更须砥砺奋进。只有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促进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管理质量水平的不断攀升,才能持续为推动印刷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流程管控 树立精品意识
每部印刷优质的精品力作背后,与出版印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质量管控和精品意识息息相关。出版单位认为,唯有以质取胜,才能以精立业。
“这些优质出版物印刷品的认定,既是对我社承印企业精品意识的褒奖,也是对我社精品战略的肯定,更是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北京印刷协会、北京市印刷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卓有成效的创新性工作,与出版印刷高质量服务首都核心功能一脉相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部主任廖斌告诉记者,人大社不断完善印装质量保障体系,通过过程管理、关键节点控制等方式强化全程质量管理。
化学工业出版社副总经理徐力生表示,通过这些质量认定工作,全面提升了出版产品印刷质量,有效地满足了精品出版的要求。化工社也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
“印刷质量的提升,涉及设计、排版、印刷、材料等各环节。”人民卫生出版社生产调度中心副主任单斯介绍,人卫社的创新做法是社内质检与社外质检相结合,覆盖图书生产、仓储和售后阶段。同时制定本社纸质印刷优质品标准,全面实施印前质检、毛书质检、样书质检、成品抽检和纸张检测等5项质量检测。
电子工业出版社也专门制定图书印装质量管理细则,明确各部门质量检查职责。电子社出版部主任马洪涛说:“我们成立质检小组,除质量抽检外,还积极收集读者反馈意见,增加图书送检数量和频次,并将质检结果反馈给印刷企业,纳入对其的全年考核中。”
技术赋能 完善质量体系
以印刷质量为支点,上下游聚合力,方能实现精品出版。为此,印刷企业不断提升印刷品质,通过技术赋能实现专业化、标准化生产。
“优质产品的认定,将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优胜劣汰。”北京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温家腾告诉记者,北京印刷集团通过规范印刷生产和服务各环节的管理、制定生产各工序产品质量标准、提高生产一线人员作业技能等,保障出版物印刷品质。
在此基础上,北京印刷集团还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MES生产执行系统,努力打造现代化印刷智能工厂。“这为质量改进提供客观、及时的数据来源,为产品质量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基础。”温家腾说。
鸿博昊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职龙认为,“领导重视、全员参与是企业做好优质产品的前提。”其不断完善内部质量管理保障体系,建立自检、互检、巡检和专检的“四检”制度,将责任落实到每位员工。同时采用绿色低碳环保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标准化生产优质、绿色的出版印刷产品。
在童书印制领域,北京尚唐印刷包装有限公司以擅长生产难度较大的益智图书而受市场青睐,其也始终秉承精益求精的理念。为进一步提高产品研发创新属性和印刷质量,北京尚唐还成立了技术研发部,创新工艺、提高质量。